藝談

《襄蹈》跳一場敲擊的舞

談到敲擊樂,許多人或會想到聲勢磅礡的大型音樂匯演,其實現今的敲擊樂演出,已呈多元化的跨界面向。本地撃樂團體敲擊襄,便多番作不同嘗試,好像自2017年起策動的「敲擊襄動」計畫,把擊樂、現代舞、文學元素拌勻,2017年從香港出發,輾轉以不同形式,在韓國光州、美國三藩市、上海等地進行交流及演出後,接下來將於12月以《襄蹈》之姿,再會香港觀眾,邀大家跳一場歡快的敲擊的舞。

「猶如巡演完畢回來香港了,有點像總結似的。」敲擊襄藝術總監邵俊傑說:「這個版本也是最完整狀態,日後若繼續演出,大概不會再添新元素。」

文:黃子翔

敲擊襄藝術總監邵俊傑

城市的斑駁日常

「賽馬會藝壇新勢力2021/2022」節目之一《襄蹈》,沿用之前「敲擊襄動」計畫的演出脈絡,以音樂與故事為連繫主軸,觀眾將細聽城市中五味紛陳的斑駁日常;現場多添投影,令音樂與文字更有關聯。

是次表演共有六首曲目,卡夫卡的文學一如以往演出,穿梭其中四首,其餘兩首由本地詩人黃裕邦的文字「填充」,「希望令事情本土一點」。敲擊襄今年初於H Queen’s舉行聲音展覽《襄音》及聲境演出,黃裕邦都有捧場,因而結緣,傾談間一拍即合,促成合作。

敲擊襄曾多次於非傳統演出場地演出,亦時常誇界合作,是次演出選址位於淺水灣的The Pulse。

都是孤獨的人

《襄蹈》也是一個場域演出,選址景色宜人的淺水灣The Pulse,觀眾前往途中,迂迴曲折,柳暗花明。藝術家計劃設置演前空間,以投影方式呈現黃裕邦的文字,「為表演藝術摻進視覺藝術元素」,還有音樂播放,築起一個聆聽經驗,令觀眾更早進入狀態。

舞台擺位也不依傳統音樂會布局,不拘泥於樂手與樂器位置,樂手與編舞馬師雅與盤彥燊互動,「樂手的定位更像表演者」。馬師雅與盤彥燊於香港演藝學院求學期間,結伴跳過雙人舞,充滿默契,這次演繹的角色,「都是乘客,都是孤獨的人」。敲擊襄近年常到非傳統場地表演,這次來到The Pulse,「貫徹我們把表演藝術帶離表演藝術空間的想法」。

邵俊傑的手稿中描繪出對場域及文本的聯想,獨特的擺琴方法與演出走位,配合卡夫卡與香港詩人黃裕邦的文字。

寄予未來

整場演出設計富心思,就連表演後觀眾離場時,也不遺留,「觀眾或會發現演前空間,在演出後有所改變」,箇中細節,跟整場表演帶出的訊息相關。另外,觀眾將獲發明信片,完場後可書寫感受,填上寄出日期與收件者名字,投進現場設置的「未來信箱」,到時候,把所思所想以至托付,寄予未來。

邵俊傑的敲擊襄,銳意讓敲擊樂碰擊跨界創意,迸發火花,他稱坊間團體及敲擊樂手,各施各法,表現擊樂藝術之多采多姿,又以日本料理為喻,表示有人喜愛走進連鎖外賣店,有人獨愛分子料理,有人甚至專程飛抵當地品嘗,沒有高低之分,「只是喜好有別而已」。體驗各不同,只要百花齊放,樂迷之福。

相關標籤

分享

相關藝術家

相關節目

《譜‧島》戶外擊樂體驗

《譜‧島》戶外擊樂體驗